3月28日上午,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公布了2022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我校2022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再創輝煌,2022年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牽頭2項,參與1項)。
我校余曙光研究員牽頭的項目“艾灸作用的熱光煙效應及其生物學基礎”榮獲2022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表彰。該項目圍繞“艾灸作用的關鍵因素及其效應機制”這一關鍵問題,組織多學科協同、校企聯合攻關,歷經十四年持續研究,首次以熱光煙為核心,明確了艾灸效應的關鍵因素和關鍵參量;率先闡釋了艾灸穴位局部作用機制,解析了艾灸抗炎、鎮痛、免疫調節三大核心效應的科學內涵;厘清了艾灸起效關鍵因素不確定性、灸量設定隨意性、灸煙熏燎安全性、艾灸效應科學性等長期困擾灸法推廣應用的關鍵問題;改變了針灸研究中“重針輕灸”的現象,有效地促進了艾灸臨床療效的提升和傳統灸療理論的傳承,有力地推動了艾灸產業的發展,極大推進了艾灸療效的國際化發展。
項目發表論文114篇,獲發明專利8項,主編/副主編專著10部,研究成果納入了《實驗針灸學》等國家規劃教材,促進了教研融匯;并在多所大型三甲醫院應用,促進了艾灸診療方案優化和臨床療效提高;創建的研究方法在國內外23所高校、科研機構應用,提升了艾灸科研水平;組織的37場科普宣傳與義診、50余期培訓,惠及群眾和基層醫生8萬余人;研發的艾灸智能機器人在全國10個省份應用,促進了艾灸診療設備的智能化發展;培養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團隊成功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多學科交叉創新團隊;組織了7次國際學術會議、組建了歐洲科學院院士領銜的“艾灸嘌呤信號研究國際協作網”。
2022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獎勵項目
此次獎勵大會上,我校附屬醫院牽頭的“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體系的構建與應用”榮獲二等獎,我校牽頭的“川產蓬莪術品種選育及莪術三棱配伍干預子宮肌瘤的研發與應用”“基于清熱解毒功效的連翹防治肝纖維化關鍵技術建立及應用示范”和參與的“基于白及資源和制劑特點的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應用”榮獲三等獎。
(圖、文/科技處 江俊 編輯/王其奇)